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2024-05-19

1.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企业竞争力可以从十个方面加以评价(可设——优  良   一般    差)

(1)决策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是企业辨别发展陷阱和市场机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及时有效反应的能力。不具有这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也就成了一具腐尸。决策竞争力与企业决策力是一种同一关系。决策频频失误的企业,肯定没有决策竞争力。没有决策竞争力的企业,也就是企业决策力薄弱。   (2)组织竞争力。   企业市场竞争,最终得通过企业组织来实施。也只有当保证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完成的事务工作,事事有人做,并且知道做好的标准时,才能保证由决策竞争力所形成的优势不落空。并且,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必须以它为基础的。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明确而恰当地界定企业组织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保障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没有恰当的人承担并完成,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从何而来?   (3)员工竞争力。   企业组织的大小事务,必须有人来承担。也只有当员工的能力充分强,做好工作的意愿充分高,并且具有耐心和牺牲精神时,才能保证事事都做到位。否则,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的空话。保障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要有效率和效益,也就是保证活动的主体——员工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意愿、耐心和牺牲精神。   (4)流程竞争力。   流程就是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的总和。它直接制约着企业组织运行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没有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的运行,也就不会有效率和效益。如果一个企业组织的做事方式没有效率,也就企业组织运行没有效率和效益,这直接是企业没有执行力。   (5)文化竞争力。   文化竞争力就是由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构成的一种整合力,它直接起着协调企业组织的运行,整合其内、外部资源的作用。蒙牛的二十五个法则,之所以能够成为蒙牛的核心竞争力,其原因就在于这二十五个法则都变成了蒙牛人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为准则。因而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都必然直接受制于它。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不统一,并且腐朽落后,决策就不免频频不失误,工作就不免效率低下。   (6)品牌竞争力。   品牌需要以质量为基础,但仅有质量却不能构成品牌。它是强势企业文化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折射体现。因而它也直接构成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的一种能力。没有品牌竞争力,企业组织内部和外部都不认同企业的做事方式和行事结果,企业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竞争力,更谈不上有核心竞争力。品牌一旦形成,又直接是一种资源。因而它是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7)渠道竞争力。   企业要赚钱、赢利、发展,就必须有充分多的客户接受他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没有宽阔有效的渠道,沟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客户隔离,也就必然会惨败无疑。因而,渠道直接是一种资源,渠道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8)价格竞争力。   便宜是客户寻求的八大价值之一,没有不关注价格的客户。在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同等的情况下,价格优势就是竞争力。没有价格优势,最终都会被消费者淘汰。因而这一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9)伙伴竞争力。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万事不求人地包打天下的日子,已成为过去,要为客户提供全面超值的服务和价值满足,也就必须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如果一个企业失去了合作伙伴的支持,也就无法适应客户价值满足集中化的要求,也就必然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它的增强,也就直接是企业支持力和和执行力的提升。   (10)创新竞争力。   一招先,吃遍天,这是市场竞争中的不二法门。要一招先就必须有不断的创新。谁能不断地创造出这一招先来,谁就能在这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它既是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企业执行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2.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一、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原则:          (1)指标体系的评价必须具有促使企业关注财务目标,重视财务实绩,遵守财务纪律的功能。          (2)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与现有的会计统计制度相衔接,其计算依据资料在企业现有核算资料中 应该很容易取得。        (3)科学合理。各指标之间,在涵盖的经济内容上不重复,在解释功能上要互相配合。        (4)简便易行。         指标计算要力求简单,指标的个数不能太多,指标的含义要准确明确。        二、  企业综合评价应在立足财务目标和财务纪律的基础上,考证企业的财务实绩,具体包括10方面内容:①劳动投入与产出比率;②资产占用与成果比率;③经营所费与所得比率;④垫付资本与收益比率;⑤经济规模变动;⑥经营效率;⑦财务实力;⑧偿债能力;⑨贡献水平;⑩遵纪守法。           1.劳动投入与产出比率。 
       劳动投入和劳动产出有多种表达方式。 经反复比较, 我们选择了“支付工资总额”与“增加值”两项指标,使劳动投入与产出比率成为反映生产效率的综合指标。 
  工资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支付工资总额×100% 
  反映支付1元工资费用提供了多少元增加值。 
  2.资产占用与成果比率。 
  为了使本指标具有较强的概括力并与其他指标在反映经济内容上有适当的分工,我们选取了“资产平均余额”与“税息前利润”两个指标。 
  资产报酬率=税息前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 
  反映1元资产的创利水平。 
  3.经营所费与所得比率。 
  经营所费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耗费和付出。从理论上讲,可有多种指标表示。经比较,比较适宜作为经营所费与所得比率指标的是“产成品发出成本与期间费用总和”,简称“成本费用总额”。
  经营所得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所取得的经营收益和现金收入。为使指标表达的含义正确,我们选择了“营业利润”。在会计上,营业利润是基本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总和(已扣除期间费用)。 
  这样,经营所费与所得比率指标的计算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100% 
  反映耗费1元钱所取得的报酬水平。 
  4.垫付资本与收益比率。 
  设置这一指标,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预付资本的获利(收益)能力。 
  垫付资本,有以下指标表示:①实收资本;②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③所有者权益;④“所有者权益扣除公益金”。我们认为,确定垫付资本的规范表达指标,必须明确垫付资本在评价指标中的主要意义。按我们的设想,企业评价指标中包括的“垫付资本”,是指对企业税后利润有分享权的那部分资本,或者说是“股东之所以成为企业股东的原因即股东出资额”,“垫付资本收益率”,表示股东出资后企业一定时期能给予多少的报酬。因此,资本与收益比率指标中,垫付资本的正确表现形式应是“实收资本”。 
  垫付资本的收益,一般有以下几种指标可资选用:①实现利润;②税后利润;③计提盈余公积金后的税后利润;④期初期末净资产的差额;⑤分派的股利。为使本指标与相关指标在表达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功能上有个合理分工,我们选择了“税后利润”。
  如此,垫付资本与收益比率的具体指标是: 
  资本收益率=税后利润/实收资本×100% 
  反映垫支1元资本而得到的报酬水平。 
  5.经济规模变动 
  经济规模变动,实践中有多种表达方式,人们对此的界定很不明确。具体有:职工人数;全部资产总额;产品生产总量;销售收入总额;实现利润;工业净产值或增加值;利税总额等。 
  经比较,我们认为, 企业经济规模变动以“销售收入总额”表示最为合适。其一, 这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做法。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企业排序一般都按“销售收入”进行;其二,在市场环境中,销售收入表示社会承认企业拥有市场的份额,是企业有效的经济规模;其三,销售收入是企业最终的总量成果,是社会承认企业价值的综合指标,是已经完全实现的生产价值。因此,选择“销售收入”作为衡量企业经济规模变动的综合指标,符合企业经济规模衡量“总量性”、“最终性”、“有效性”、“客观性”等基本要求,而其他指标却不能完全具备这些特性。 
  销售规模变动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00% 
  反映本期与上期相比,销售规模扩大了(大于1)还是缩小了(小于1)。 
  6.经营效率. 
  企业经营效率,用何指标合适,我们作如下讨论。 
  (1)以“周转率”指标表示。这是一种通常的做法,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全部资产周转率等。但已如上述分析,由于我们上面已设计了资产报酬率指标,而资产报酬率指标已包含了总资产周转率指标。因此,在我们的指标体系中,已不宜以“周转率”表示企业的经营效率。否则,会使评价指标之间反映内容产生重复。 
  (2)以“生产率”指标表示。具体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 、原材料利用率、生产工人劳动生率等。因我们指标体系中已有“ 工资增加值率 ”这一“生产率”的衍生指标,故经营效率不宜再选用“生产率”指标了。 
  (3)以“产销平衡率”指标表示。一般方式为: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100%,反映一定时期企业生产成果为社会承认的程度,比较客观地反映着企业经营效率,而且没有与我们设计的指标体系中其他指标在表达意义上产生重复,因此是表现企业经营效率的理想指标。 
  7.财务实力。 
  财力实力是企业财务实际能力,是企业经营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综合表现。在讨论中,一些同志提出了如下指标来表示企业的财务实力。 
  (1)自有资金规模。认为自有资金规模大,占企业全部资产的比重大,财务上就有实力。 
  (2)长期资金规模。长期资金=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认为这部分资金可供企业长期使用,其占资产比例大小,将反映企业财务实力的强弱。 
  (3)有效资本规模。 有效资本=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待处理财产损失。认为只有这部分资本才真正代表了企业自负盈亏的能力,其大小及占总资产比例高低,是衡量企业有无财务实力的综合指标。
  (4)对外投资规模。 认为现代企业财务实力不仅仅表现在账面上可支配资金的多少,更主要表现在对外扩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上。 
  (5)对外筹资规模。 认为一个企业对外筹资规模不断扩大,表明企业信用良好,社会各界对其雄厚的财务实力深信不疑。更为客观、全面。 
  (6)实收资本规模。 认为实收资本规模大,占资产总额比例大,表示企业财务实力强。 
  (7)货币资金总额。 认为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货币资金,可以保证短期内不受支付能力不足的困扰,是企业具有财务实力的基础。 
  (8)高盈利产品收入比率或出口创汇收入比例。 经验表明,这两个指标高,企业财务状况就不会恶化,长远看不会有支付能力方面的顾虑。 
  (9)技术开发费比率。 一个企业技术开发费占营业收入比例高低,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发展后劲,也表现着企业当前财务实力。凡是技术开发费比率高的企业,都是前景看好,财务上很有实力的企业。
  (10)自我积累率。 计算公式为: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积÷工业增加值×100%。认为这一比率高,肯定会增强企业的财务实力;反之,表明企业财力捉襟见肘,难于实现经济的发展扩充。 
  (11)基金充足率。 “盈余公累积计÷实收资本×100%”。认为这是企业资本充裕和财力通畅的一个综合指标。按《公司法》,这个指标值达50%,表明企业财务实力最强,低于25%则表明企业财务实力较弱。 
  (12)还贷能力。 还贷能力是“本期实际还贷数”与“本期应还贷数”之比。比值≥1,表明企业财务有实力;比值小于1并越小,表明企业财务缺乏实力或实力越来越弱。 
  (13)资本增值能力或净资产规模。净资产是资产减负债的余额。这个数额越大,说明企业经济处于发展阶段,财务实力越来越雄厚;反之,就会削弱企业的财务实力,最终使企业陷于萎缩经营的困境。 
  经过比较分析,按本文提出的选择具体指标原则,我们认为,以“净资产规模及增长状况”指标反映企业财务实力比较恰当。其余各项指标,或与我们设计的指标体系中其他指标在表达意义上有所重复,或表示方式过于间接,或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实力,因此,被我们舍去。 
  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00% 
  大于100%,表明企业财务实力加强;小于100%,表示企业财务实力削弱。  偿债能力与获利能力,是传统企业评价中两大基本领域。在长期的评价实践中,已如上面介绍,人们已探索出了很多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不过,在我们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不能毫无保留地照搬目前企业评价中的各项偿债能力指标,只能根据评价目标对现有的偿债能力指标作出取舍。经比较,我们以“流动比率”表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以“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通过这两个指标,试图较为综合地反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资产负债率=期末负债/期末资产×100%或 
  年度负债平均水平/年度资产平均余额×100% 
  两个指标都属状态指标,其数值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处于一定的弹性区间才为适宜。例如,流动比率一般认为数值在160%至250%之间为宜, 资产负债率则保持30%-60%为相对合理。但按国际通行标准,流动比率应为200%,资产负债率标准是30%。 
  9.贡献水平。 
  现代企业无论就自身而言还是外界要求,都不再是纯经济营利组织。现代企业可以牺牲自己的经营业绩,但不能忽视社会正义,不能违反社会公德,同时不能不尽社会责任,对社会要有所贡献。企业综合评价必须包括这方面的内容,从而产生了“贡献水平”指标。 
  所谓“贡献水平”,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对整个社会和政府所作的贡献。具体有两大指标: 
  (1)社会贡献率 =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资产平均余额×100%
         =(企业增加值-折旧)/资产平均余额×100% 
  (2)社会积累率=上交税利/企业社会贡献总额×100% 
  以上两个指标从社会角度对企业经营质量作出判断。 
  10.遵纪守法。 
  把遵纪守法情况纳入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可以定量计算的具体指标,而且最好以一个综合指标来概括反映。我们立足目前的财会、统计制度,同时为方便指标计算,设计了“罚项支出比率”指标,试图为定量衡量并综合反映现阶段我国企业遵纪守法情况找出一条捷径。 
  罚项支出比率=罚项支出总额/企业收入总额×100% 
  罚项支出总额:包括企业支付的各种罚金、罚款、罚息、滞纳金、赔偿费、诉讼费等,这些支出的发生与企业遵纪守法状况直接相关。这些数据在目前会计记录中非常容易取得,但对外报表却未予披露。为此,我们建议,今后企业损益表附注必须增加这方面的资料。 
  企业收入总额:是营业收入与营业外收入之和。 
  显然,罚项支出比率越高,企业遵纪守法状况越差。公开企业这一比率,有助于督促企业守法经营、规范分配。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基本上确立了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大致。为便于理解和推广应用,我们把上述12项指标归结六个方面: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偿债能力评价  (1) 流动比率 
           (2) 资产负债率 

  2.获利能力评价  (3) 成本费用利润率 
           (4) 资产报酬率 
           (5) 资本收益率 

  3.经济效率评价  (6) 工资增加值率 
           (7) 产销平衡率

  4.发展能力评价  (8) 销售增长率 
           (9) 净资产增长率 

  5.贡献能力评价  (10)社会贡献率 
           (11)社会积累率 

  6.遵纪守法评价  (12)罚项支出比率

3. 如何评价企业竞争能力

评价企业竞争能力,目前最有权威的是国家发布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2004版。
其核心思想,就是以绩效论英雄,从多个角度综合评价企业竞争能力,满分是1000分。
卓越绩效评价体系,其评价方法主要有两个出发点:
一、过程  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分别是方法、展开、学习和整合。
二、结果  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分别是水平、对比、趋势和重要性。

如何评价企业竞争能力

4.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大神们帮帮忙

一、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原则: (1)指标体系的评价必须具有促使企业关注财务目标,重视财务实绩,遵守财务纪律的功能。 (2)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与现有的会计统计制度相衔接,其计算依据资料在企业现有核算资料中 应该很容易取得。 (3)科学合理。各指标之间,在涵盖的经济内容上不重复,在解释功能上要互相配合。 (4)简便易行。 指标计算要力求简单,指标的个数不能太多,指标的含义要准确明确。 二、 企业综合评价应在立足财务目标和财务纪律的基础上,考证企业的财务实绩,具体包括10方面内容:①劳动投入与产出比率;②资产占用与成果比率;③经营所费与所得比率;④垫付资本与收益比率;⑤经济规模变动;⑥经营效率;⑦财务实力;⑧偿债能力;⑨贡献水平;⑩遵纪守法。  1.劳动投入与产出比率。  劳动投入和劳动产出有多种表达方式。 经反复比较, 我们选择了“支付工资总额”与“增加值”两项指标,使劳动投入与产出比率成为反映生产效率的综合指标。  工资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支付工资总额×100%  反映支付1元工资费用提供了多少元增加值。  2.资产占用与成果比率。  为了使本指标具有较强的概括力并与其他指标在反映经济内容上有适当的分工,我们选取了“资产平均余额”与“税息前利润”两个指标。  资产报酬率=税息前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  反映1元资产的创利水平。  3.经营所费与所得比率。  经营所费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耗费和付出。从理论上讲,可有多种指标表示。经比较,比较适宜作为经营所费与所得比率指标的是“产成品发出成本与期间费用总和”,简称“成本费用总额”。 经营所得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所取得的经营收益和现金收入。为使指标表达的含义正确,我们选择了“营业利润”。在会计上,营业利润是基本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总和(已扣除期间费用)。  这样,经营所费与所得比率指标的计算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100%  反映耗费1元钱所取得的报酬水平。  4.垫付资本与收益比率。  设置这一指标,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预付资本的获利(收益)能力。  垫付资本,有以下指标表示:①实收资本;②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③所有者权益;④“所有者权益扣除公益金”。我们认为,确定垫付资本的规范表达指标,必须明确垫付资本在评价指标中的主要意义。按我们的设想,企业评价指标中包括的“垫付资本”,是指对企业税后利润有分享权的那部分资本,或者说是“股东之所以成为企业股东的原因即股东出资额”,“垫付资本收益率”,表示股东出资后企业一定时期能给予多少的报酬。因此,资本与收益比率指标中,垫付资本的正确表现形式应是“实收资本”。  垫付资本的收益,一般有以下几种指标可资选用:①实现利润;②税后利润;③计提盈余公积金后的税后利润;④期初期末净资产的差额;⑤分派的股利。为使本指标与相关指标在表达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功能上有个合理分工,我们选择了“税后利润”。 如此,垫付资本与收益比率的具体指标是:  资本收益率=税后利润/实收资本×100%  反映垫支1元资本而得到的报酬水平。  5.经济规模变动  经济规模变动,实践中有多种表达方式,人们对此的界定很不明确。具体有:职工人数;全部资产总额;产品生产总量;销售收入总额;实现利润;工业净产值或增加值;利税总额等。  经比较,我们认为, 企业经济规模变动以“销售收入总额”表示最为合适。其一, 这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做法。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企业排序一般都按“销售收入”进行;其二,在市场环境中,销售收入表示社会承认企业拥有市场的份额,是企业有效的经济规模;其三,销售收入是企业最终的总量成果,是社会承认企业价值的综合指标,是已经完全实现的生产价值。因此,选择“销售收入”作为衡量企业经济规模变动的综合指标,符合企业经济规模衡量“总量性”、“最终性”、“有效性”、“客观性”等基本要求,而其他指标却不能完全具备这些特性。  销售规模变动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00%  反映本期与上期相比,销售规模扩大了(大于1)还是缩小了(小于1)。  6.经营效率.  企业经营效率,用何指标合适,我们作如下讨论。  (1)以“周转率”指标表示。这是一种通常的做法,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全部资产周转率等。但已如上述分析,由于我们上面已设计了资产报酬率指标,而资产报酬率指标已包含了总资产周转率指标。因此,在我们的指标体系中,已不宜以“周转率”表示企业的经营效率。否则,会使评价指标之间反映内容产生重复。  (2)以“生产率”指标表示。具体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 、原材料利用率、生产工人劳动生率等。因我们指标体系中已有“ 工资增加值率 ”这一“生产率”的衍生指标,故经营效率不宜再选用“生产率”指标了。  (3)以“产销平衡率”指标表示。一般方式为: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100%,反映一定时期企业生产成果为社会承认的程度,比较客观地反映着企业经营效率,而且没有与我们设计的指标体系中其他指标在表达意义上产生重复,因此是表现企业经营效率的理想指标。  7.财务实力。  财力实力是企业财务实际能力,是企业经营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综合表现。在讨论中,一些同志提出了如下指标来表示企业的财务实力。  (1)自有资金规模。认为自有资金规模大,占企业全部资产的比重大,财务上就有实力。  (2)长期资金规模。长期资金=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认为这部分资金可供企业长期使用,其占资产比例大小,将反映企业财务实力的强弱。  (3)有效资本规模。 有效资本=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待处理财产损失。认为只有这部分资本才真正代表了企业自负盈亏的能力,其大小及占总资产比例高低,是衡量企业有无财务实力的综合指标。 (4)对外投资规模。 认为现代企业财务实力不仅仅表现在账面上可支配资金的多少,更主要表现在对外扩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上。  (5)对外筹资规模。 认为一个企业对外筹资规模不断扩大,表明企业信用良好,社会各界对其雄厚的财务实力深信不疑。更为客观、全面。  (6)实收资本规模。 认为实收资本规模大,占资产总额比例大,表示企业财务实力强。  (7)货币资金总额。 认为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货币资金,可以保证短期内不受支付能力不足的困扰,是企业具有财务实力的基础。  (8)高盈利产品收入比率或出口创汇收入比例。 经验表明,这两个指标高,企业财务状况就不会恶化,长远看不会有支付能力方面的顾虑。  (9)技术开发费比率。 一个企业技术开发费占营业收入比例高低,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发展后劲,也表现着企业当前财务实力。凡是技术开发费比率高的企业,都是前景看好,财务上很有实力的企业。 (10)自我积累率。 计算公式为: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积÷工业增加值×100%。认为这一比率高,肯定会增强企业的财务实力;反之,表明企业财力捉襟见肘,难于实现经济的发展扩充。  (11)基金充足率。 “盈余公累积计÷实收资本×100%”。认为这是企业资本充裕和财力通畅的一个综合指标。按《公司法》,这个指标值达50%,表明企业财务实力最强,低于25%则表明企业财务实力较弱。  (12)还贷能力。 还贷能力是“本期实际还贷数”与“本期应还贷数”之比。比值≥1,表明企业财务有实力;比值小于1并越小,表明企业财务缺乏实力或实力越来越弱。  (13)资本增值能力或净资产规模。净资产是资产减负债的余额。这个数额越大,说明企业经济处于发展阶段,财务实力越来越雄厚;反之,就会削弱企业的财务实力,最终使企业陷于萎缩经营的困境。  经过比较分析,按本文提出的选择具体指标原则,我们认为,以“净资产规模及增长状况”指标反映企业财务实力比较恰当。其余各项指标,或与我们设计的指标体系中其他指标在表达意义上有所重复,或表示方式过于间接,或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实力,因此,被我们舍去。  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00%  大于100%,表明企业财务实力加强;小于100%,表示企业财务实力削弱。  偿债能力与获利能力,是传统企业评价中两大基本领域。在长期的评价实践中,已如上面介绍,人们已探索出了很多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不过,在我们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不能毫无保留地照搬目前企业评价中的各项偿债能力指标,只能根据评价目标对现有的偿债能力指标作出取舍。经比较,我们以“流动比率”表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以“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通过这两个指标,试图较为综合地反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资产负债率=期末负债/期末资产×100%或  年度负债平均水平/年度资产平均余额×100%  两个指标都属状态指标,其数值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处于一定的弹性区间才为适宜。例如,流动比率一般认为数值在160%至250%之间为宜, 资产负债率则保持30%-60%为相对合理。但按国际通行标准,流动比率应为200%,资产负债率标准是30%。  9.贡献水平。  现代企业无论就自身而言还是外界要求,都不再是纯经济营利组织。现代企业可以牺牲自己的经营业绩,但不能忽视社会正义,不能违反社会公德,同时不能不尽社会责任,对社会要有所贡献。企业综合评价必须包括这方面的内容,从而产生了“贡献水平”指标。  所谓“贡献水平”,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对整个社会和政府所作的贡献。具体有两大指标:  (1)社会贡献率 =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资产平均余额×100% =(企业增加值-折旧)/资产平均余额×100%  (2)社会积累率=上交税利/企业社会贡献总额×100%  以上两个指标从社会角度对企业经营质量作出判断。  10.遵纪守法。  把遵纪守法情况纳入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可以定量计算的具体指标,而且最好以一个综合指标来概括反映。我们立足目前的财会、统计制度,同时为方便指标计算,设计了“罚项支出比率”指标,试图为定量衡量并综合反映现阶段我国企业遵纪守法情况找出一条捷径。  罚项支出比率=罚项支出总额/企业收入总额×100%  罚项支出总额:包括企业支付的各种罚金、罚款、罚息、滞纳金、赔偿费、诉讼费等,这些支出的发生与企业遵纪守法状况直接相关。这些数据在目前会计记录中非常容易取得,但对外报表却未予披露。为此,我们建议,今后企业损益表附注必须增加这方面的资料。  企业收入总额:是营业收入与营业外收入之和。  显然,罚项支出比率越高,企业遵纪守法状况越差。公开企业这一比率,有助于督促企业守法经营、规范分配。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基本上确立了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大致。为便于理解和推广应用,我们把上述12项指标归结六个方面: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偿债能力评价 (1) 流动比率  (2) 资产负债率  2.获利能力评价 (3) 成本费用利润率  (4) 资产报酬率  (5) 资本收益率  3.经济效率评价 (6) 工资增加值率  (7) 产销平衡率 4.发展能力评价 (8) 销售增长率  (9) 净资产增长率  5.贡献能力评价 (10)社会贡献率  (11)社会积累率  6.遵纪守法评价 (12)罚项支出比率

5.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分为单项指标评价法和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单项指标评价法是就单项指标对比而采用的方法,它直接用某企业单项指标的报告期数值与基准期数值对比,或用两个不同企业的同一指标同期实际数值对比得出相应的结论。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是先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形成一个综合指标,然后根据综合指标数值得出相应的结论。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方法至少在20种以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为以下几种:
          1因素分析法 
         这种方法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采取“由表及里”的因素分析方式,即从最表面、最容易感知的属性入手,逐步深入到更为内在的属性和因素。一般来说,越是内在的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深刻、越长久,但其产生作用的逻辑因果关系可能非常复杂;而越是表面的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越直接、越短暂,但其产生作用的逻辑因果关系也较简单。最表面、最容易感知的属性或因素可以表现为企业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这类指标可以选择能够直接反映企业市场地位的数值,例如,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及其增长率、企业的盈利率、企业规模等。这类指标直接表明企业竞争的结果,可以视为企业竞争力目前的状况,因此,可以最直观地反映当前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但是,这类指标并不能说明企业竞争力的原因,所以,它们实际上并没有揭示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而要揭示和评价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就必须进一步评价影响竞争力显示性指标的决定性属性或因素,而在这些属性和因素的背后又有更深刻更内在的因素,而且,在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企业所处的关系环境义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直接或问接的影响。这样,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就会是一组非常复杂的统计数值,而且,有些决定和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可能是难以计量的。因素分析法的基本要求就是尽可能地将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各种内在因素分解和揭示出来。
          2对比差距法 
         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可以采取企业与企业直接比较的方式:假定同类企业中最优秀的一家或几家企业的一系列显性特征对企业间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影响,因而,可以通过本企业和最优秀企业的一系列显示性指标的比较来评估本企业在竞争力上存在的差距。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①选取对比指标;②比较本企业与最优秀企业各指标的差距;③进行综合汇总,评价本企业与最优秀企业之间的总体差距。这种方法同前一种方法的共同之处是都要进行详细的因素分析和统计数值的计算,不同之处是后一种方法是一对一的比较,可以进行多指标的直接比较,而不必进行数值的加总比较,因此可以避免确定各因素的权重过程中的主观因素。
          3内涵解析法 
         内涵解析法的特点是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重点研究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决定性因素,对于一些难以直接量化的因素可以采取专家意见或者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判断。与前两种方法主要分析竞争力的外延性指标不同,这种方法重点分析竞争力的内涵性因素。这种方法要达到的目的是揭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对其进行评价。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①确定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因果关系;②通过统计分析、专家意见、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企业竞争力的实际情况;③深入进行企业核心能力的剖析,发现企业核心理念及其渗透性(即是否贯彻到企业运行的'各个部分和环节),以判断企业竞争力的强弱。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深入到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分析,具有深刻性,缺点是难以全面计量化,可能含有较大程度的主观性。而且,有些因素在性质上是难以进行企业间直接比较的。
          4综合指数评价法 
         综合指数评价法是一种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其评价的方法是:第一步确定评价项目的权数。由于本指标体系为多层次的,所以既要求一级系统的权数之和为1,又要求各子系统内部各项目之和为l,确定权数的方法目前多采用专家咨询主观定权的方法。第二步计算各子系统的综合平均指标,用事先确定好的项目权数对它们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子系统综合评价的平均指数。第三步对各子系统的平均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出综合平均指数。包括反映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统计指标W、反映企业产出水平的统计指标O、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经济效益)状况F、企业资产运营状况A、企业债务水平和偿债能力D、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统计指标P、反映企业国际竞争力指标I、企业服务能力S等8个子要素。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数学模型。评价的标准在于:如果综合平均指数接近于1,则说明甲乙两企业的整体无明显差别:如果综合平均指数大于l则说明甲企业优于乙企业;如果综合平均指数小于l则说明甲企业劣于乙企业。综合平均指数与1的离差越大,说明不同企业的差异越明显,故各企业能依据综合平均指数的大小,进行企业间的比较,确定本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6. 企业竞争力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完善自己内心,不要被环境左右。

解决思路:对市场和发展趋势作出全面客观的调查和数据化分析;对企业所处的各个行业进行扫描,重点在行业动态、产品、客户和现有的竞争对手;对行业内外优秀企业进行标杆分析和关键成功要素分析;利用竞争分析模型对市场和竞争状况作全面客观的量化分析。

导致的问题:
企业长远发展规划,没有清晰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战略决策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企业战略的制定缺乏科学的依据;对公司外部环境的判断仅仅依靠领导者和管理者个人的直觉和经验。
对市场和竞争环境的认识不足,缺乏量化的客观分析;盲目追逐市场热点,企业投资过度多元化,导致资源分散,管理混乱;企业上下对未来发展方向不能达成共识,内部存在较大的分歧。

7. 企业竞争能力应从哪些方面分析

可以从资源、技能、人才、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核心竞争力体现在:1.资源——自身拥有并用以提供竞争力基础的资产,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2.技能——变现为技术能力和支撑能力。技术能力是一组具有技术特性并依附于技术型人才的技能。支撑能力是指培育、建立、积累、配置和保护的能力。3.管理——规范化管理也是基础竞争力的管理。4.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竞争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21世纪,人才最重要,企业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摘要】
企业竞争能力应从哪些方面分析【提问】
可以从资源、技能、人才、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核心竞争力体现在:1.资源——自身拥有并用以提供竞争力基础的资产,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2.技能——变现为技术能力和支撑能力。技术能力是一组具有技术特性并依附于技术型人才的技能。支撑能力是指培育、建立、积累、配置和保护的能力。3.管理——规范化管理也是基础竞争力的管理。4.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竞争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21世纪,人才最重要,企业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回答】
越优秀的企业这四个方面做的做好。【回答】
希望能帮到您,请给我一个赞,谢谢😊【回答】

企业竞争能力应从哪些方面分析

8.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评价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来就是体现在特定的能力上。而这种能力本身又可以视为多种能力的聚合,因而是完全可以分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其具体体现形式分析,可大体分解为十个内容。我们姑且称之为十大竞争力。
  (1)决策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是企业辨别发展陷阱和市场机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及时有效反应的能力。不具有这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也就成了一具腐尸。决策竞争力与企业决策力是一种同一关系。决策频频失误的企业,肯定没有决策竞争力。没有决策竞争力的企业,也就是企业决策力薄弱。
  (2)组织竞争力。
  企业市场竞争,最终得通过企业组织来实施。也只有当保证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完成的事务工作,事事有人做,并且知道做好的标准时,才能保证由决策竞争力所形成的优势不落空。并且,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必须以它为基础的。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明确而恰当地界定企业组织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保障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没有恰当的人承担并完成,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从何而来?
  (3)员工竞争力。
  企业组织的大小事务,必须有人来承担。也只有当员工的能力充分强,做好工作的意愿充分高,并且具有耐心和牺牲精神时,才能保证事事都做到位。否则,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的空话。保障企业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要有效率和效益,也就是保证活动的主体——员工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意愿、耐心和牺牲精神。
  (4)流程竞争力。
  流程就是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的总和。它直接制约着企业组织运行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各个机构和岗位角色个人做事方式,没有效率和效益,企业组织的运行,也就不会有效率和效益。如果一个企业组织的做事方式没有效率,也就企业组织运行没有效率和效益,这直接是企业没有执行力。
  (5)文化竞争力。
  文化竞争力就是由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构成的一种整合力,它直接起着协调企业组织的运行,整合其内、外部资源的作用。蒙牛的二十五个法则,之所以能够成为蒙牛的核心竞争力,其原因就在于这二十五个法则都变成了蒙牛人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为准则。因而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都必然直接受制于它。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不统一,并且腐朽落后,决策就不免频频不失误,工作就不免效率低下。
  (6)品牌竞争力。
  品牌需要以质量为基础,但仅有质量却不能构成品牌。它是强势企业文化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折射体现。因而它也直接构成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的一种能力。没有品牌竞争力,企业组织内部和外部都不认同企业的做事方式和行事结果,企业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竞争力,更谈不上有核心竞争力。品牌一旦形成,又直接是一种资源。因而它是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7)渠道竞争力。
  企业要赚钱、赢利、发展,就必须有充分多的客户接受他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没有宽阔有效的渠道,沟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客户隔离,也就必然会惨败无疑。因而,渠道直接是一种资源,渠道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8)价格竞争力。
  便宜是客户寻求的八大价值之一,没有不关注价格的客户。在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同等的情况下,价格优势就是竞争力。没有价格优势,最终都会被消费者淘汰。因而这一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9)伙伴竞争力。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万事不求人地包打天下的日子,已成为过去,要为客户提供全面超值的服务和价值满足,也就必须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如果一个企业失去了合作伙伴的支持,也就无法适应客户价值满足集中化的要求,也就必然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它的增强,也就直接是企业支持力和和执行力的提升。
  (10)创新竞争力。
  一招先,吃遍天,这是市场竞争中的不二法门。要一招先就必须有不断的创新。谁能不断地创造出这一招先来,谁就能在这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它既是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企业执行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十大竞争力,作为一个整体,就体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十个方面的竞争力,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乏或者降低,又都会直接导致这种能力的下降,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降低。但这十种竞争力又各自相对独立。任何一个企业,拥有了这其中任何一种竞争力,也都是市场竞争一个制高点的占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